首页 > 知识库 > 企业是否需要多平台并行使用AI

企业是否需要多平台并行使用AI

2025-08-15 10:18:28   |  Smartbi知识库 1

    引言:AI风潮下的抉择

    近几年,人工智能(AI)技术迎来了爆发式的发展。从视觉识别到自然语言处理,从自动化模型到智能客服,AI几乎渗透到各行各业。然而,面对市面上层出不穷的AI平台和解决方案,企业管理者和技术团队往往感到难以抉择。特别是一些企业在日常生产和决策过程中,逐渐发现单一工具或平台难以全面覆盖业务需求,于是便萌生了“多平台并行使用AI是否必要”的疑问。

    企业需要的不只是“把AI用上”,而是用好、用对。然而,多平台策略是否合理?是否会增加运营成本?能否真正提高效率?这些都是企业管理层和数据从业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

    1. 多平台并行使用AI的核心驱动因素

    企业选择多平台并行的根源,往往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驱动因素:

    • 业务需求的多样化:许多企业的不同部门需要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方案。例如,销售部门需要基于销售数据的智能预测,生产部门则更关注流程自动化和异常检测。这种需求差异性,可能导致单一平台难以满足所有需求。
    • 功能互补:部分平台侧重于特定领域,如视觉处理、语音识别、数据分析等。当企业需要跨领域的能力时,多平台的组合变得更具吸引力。
    • 灵活性与风险规避:单一平台的依赖风险较高。例如,某个AI平台服务中断或成本提升,可能直接影响业务连续性。多平台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散这种风险。

    2. 多平台并行的成本与挑战

    尽管多平台策略看似能让企业“脚踏多条船”,但不可忽视的是,技术和管理上对其带来的额外负担也不容小觑:

    • 平台整合难题:不同AI平台的技术架构和开发接口各异,数据在多平台之间流转容易引发兼容性问题。这不仅让企业在实施整合时付出成本,也可能因此造成效率降低。
    • 学习成本与团队挑战:对于技术人员而言,掌握多个AI平台的能力需要额外培训和投入。不同团队之间的协作也可能因工具和习惯差异而受阻。
    • 预算压力:AI服务往往伴随着高昂的订阅费用或自建运维成本,同时使用多个平台会显著提升预算需求。如果ROI(投资回报率)不高,企业可能承担较大的经济风险。

    3. 是“多平台协作”还是“平台整合”?

    企业是否需要多平台并行,归根结底需要平衡“广度”和“深度”。对于以业务创新为核心驱动的企业,与其纠结是否“全面开花”,不如更注重让AI与业务深度融合。以下是两种典型的选择策略:

    单一整合平台:全面性与一致性

    对于追求整合性和功能全面性的企业来说,选择“一站式”AI平台可能是更优解。例如,Smartbi 提供的一站式ABI平台,就涵盖了指标管理、数据建模、交互式仪表盘、自助分析、Excel融合分析、Web报表等能力。这种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,能够以统一的指标和数据逻辑满足企业各个部门的需求,避免了因多平台切换带来的不必要复杂性。

    多平台协作:需求导向与灵活布局

    另一方面,特定行业或高定制化业务场景下,多平台的协作策略也可以发挥独特价值。例如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,可以同时部署AIChat智能问数平台,用于基于大模型的智能问答,快速获取生产指标;同时使用行业垂直AI工具优化生产线。这种方式可以让企业按需使用不同工具,但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做好平台对接和数据管理。

    4. 如何优雅地实现“少平台多能力”?

    在探讨多平台并行使用时,企业不妨提出一个更成熟的问题:我们是否能通过少量的关键平台获得多平台的能力?

    以Smartbi的产品为例:Smartbi 的 AIChat 智能问数平台基于指标管理平台,结合 RAG技术、大模型与AI Agent,已将“智能问数”和“智能分析”功能深度集成。企业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快速提取分析报告、完成数据驱动型决策,而无需引入额外的AI工具。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平台使用的复杂性,还大幅降低了企业的项目落地成本。

    5. 总结:多平台抉择的核心在“匹配”

    对于企业而言,多平台并行使用AI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,而是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,结合团队能力、预算和长期发展目标来综合决策。若企业希望实现简单、高效的AI能力,整合型平台如Smartbi的一站式ABI平台和AIChat智能问数平台值得考虑;若业务场景需要高度灵活化的专业工具,则可以探讨多平台协作的可能。

    未来的企业竞争,不在于用了多少AI平台,而在于AI是否真正融入了业务中。与其盲目追求技术的“多”,不如以业务价值为核心,构建起专属的智能化数据能力。

本文内容通过AI工具匹配关键字智能整合而成,仅供参考,Smartbi不对内容的真实、准确或完整作任何形式的承诺。具体产品功能请以Smartbi官方帮助文档为准,或联系您的对接销售进行咨询。如有其他问题,您可以在线咨询进行反馈。

商业智能BI资料包

扫码添加「小麦」领取 >>>

商业智能BI资料包

扫码添加「小麦」领取 >>>

新一代商业智能BI工具

覆盖传统BI、自助BI、现代BI不同发展阶段,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多样化需求

Copyright© 广州思迈特软件有限公司  粤ICP备11104361号 网站地图

电话咨询

售前咨询
400-878-3819 转1

售后咨询
400-878-3819 转2
服务时间:工作日9:00-18:00

微信咨询

添加企业微信 1V1专属服务